——記中國交建優秀共產黨員馬保立
“上次檢查出的問題整改完成了沒?趕緊把各隊伍負責人叫過來,再理一理、清一清問題。”
“現場消缺的做完了沒有?7月15日開始靜態驗收,8月15日聯調聯試,做蓋板的人不夠就加人,月底前橋面的要做完。”
“市政三期的計量抓緊,四期的合同細節盡快落實。”
會議室里,他跟項目管理人員還沒談完工作安排,叮鈴鈴的電話聲突然響起:“馬經理,產業集團的業主還有半小時左右到現場。”他匆匆看看筆記本上梳理出的工作,挑了最需緊急處理的安排下去后,大步流星地趕往施工現場。
五個項目、三方業主、兩方設計、兩方監理以及多家單位的交叉施工,在這樣的項目上奔走應命已是他工作的常態。他就是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連鎮鐵路項目負責人馬保立。說的是連鎮鐵路項目,實際上是由連鎮鐵路項目和四個市政項目群組成,采用了“1+5”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同一套領導班子,同一個項目團隊,實際上承擔著五個項目的施工管理任務,內容涉及鐵路、市政、房建等多個方面,這不僅讓他面臨著繁重的溝通協調工作,更讓他在安全生產、質量控制和經營管理等工作中面臨巨大挑戰。
堅守底線,紅線管理有態度
從2015年10月19日項目人員進場至今,1700多天“零傷亡、零事故”的安全生產答卷,無不凝聚著項目管理人員的心血。
2018年初,揚州持續低溫大雪,房屋普遍積雪。為避免厚厚的積雪造成重大損害,馬保立迅速組織項目人員鏟雪,并采取加速融雪措施。但是大雪沒有一點要停下來的意思,這可把馬保立愁壞了。“鋼筋場有120米長,27米寬,面積大,跨度大,能鏟的雪那簡直是冰山一角,還有住了五百多名工人的生活區,能經得住這樣的積雪么?”他在心里暗暗琢磨,趕緊打電話詢問現場安全巡視員:“鋼筋場工人撤完沒有?生活區還好嗎?”得到肯定答復后,他松了一口氣,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放心,他堅持跑去現場確認,看到設備已加固,鋼筋場內空無一人,周邊全部圍上封鎖線,工人生活區里宿舍房頂鏟雪工作沒有間斷,他才安心回去。
晚飯過后,大雪仍在繼續,他看了看項目部安全群。項目規定每隔兩個小時一次安全巡視反饋的信息還沒報送,這都過去十分鐘了,他一刻也等不了,快速撥通了電話:“你巡視的情況怎么還沒有反饋?現場有什么情況沒?”“馬經理,今天這邊開飯晚了一點,我之前看了的,應該沒事。”安全巡視員馬上回復道。“什么應該沒事,五百多人的安全問題能是小事嗎?馬上發實時檢查圖片。”他的語氣變得更加嚴厲。說著,他奔向現場,直接住進工人生活區,直到下雪天氣結束。大家才發現“好說話”的馬經理在安全問題上從來都“不好說話”。
守信踐諾,履約經營有深度
“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對馬保立而言,“誠信履約促發展”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2019年初,為滿足業主和當地政府的綠色環保要求,馬保立帶領項目團隊堅持高標準開展揚塵整治,除了投入大量防塵抑塵物資設備,他還主張在現場公路邊安裝醒目的揚塵實時監測設備,監測平臺后臺直接與“揚州市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進行數據對接。
這立刻在項目部引起激烈討論。“現在正處于基坑開挖階段,每天土方開挖量高達六千方,這個時候揚塵控制難度實在太大,采用實時監控并與監管單位聯網的風險太高,一旦揚塵控制稍微不達標,就得面臨罰款、停工整改的處罰,沒有個三五天根本就沒法復工,我們現在面臨的工期壓力是半天也耽誤不起啊。”現場工長擔憂地說。
作業隊的負責人也持反對態度:“有防塵網就行了,搞工程哪有灰不大的喲,差不多就行了。”馬保立立排眾議:“這里有幾家單位在施工,我們不能認慫,揚塵防治不是選擇問題,全體人員必須提高站位,要做就做到最好。”于是揚塵監控設備順利安裝,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分小組監督防塵工作,開展“銷號式”整改,確保揚塵防治工作有效地落實落地。正是項目部進場以來誠信履約的突出表現,產生了良好的輻射效應,公司陸續承接市政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的施工任務,項目合同額由最初的約8.5億元合計增長為近16.6 億元。
“用心干好每一個項目。”是馬保立簡單而堅定的工作追求,平凡卻充滿力量。從蘇通大橋到鳳凰大橋,從廣州軌道交通、成渝鐵路、渝萬鐵路到連鎮鐵路,正是他簡單的初心,激勵他十幾年來始終建功在一線,迸發出不平凡的光彩。(王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