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15沉管延期安裝帶來‘百日停工’的情況下,工友們顧全大局,勇于擔當,留下了‘百日停工’無一人流失的‘感動’!” 2016年12月31日,在沉管預制廠總結大會上,林鳴總經理的這句話,讓沉管預制廠每一位建設者的思緒,回到了那彌足珍貴的100天。
2014年11月16日,E15沉管安裝首度受阻;次年2月24日,E15沉管安裝再度受阻;2015年3月26日,E15沉管“三戰”伶仃終奏凱歌。那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歷程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戰斗。
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預制與沉管安裝是一條流水作業線,E15沉管安裝二度遇阻,迫使沉管預制施工暫停。整整100天,牛頭島1000多名建設者飽受等待復工的煎熬。在那段特殊時期里,沉管預制廠Ⅲ工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多方努力、多項舉措,筑起島隧人心工程,成為建設者心中溫暖美好的回憶。
以心換心,工友一個不流失
沉管預制停工,對于現場工友來說,是一件特別揪心、難受的事情。工友擔心收入會銳減,致使他們的自信心、積極性大大受挫,這對復工后沉管預制工作的開展將極為不利。
“這里的1000多名工友,都是我們多年培養的、對工作特別熟練。”百日停工期間,維持隊伍穩定,是沉管預制廠工作的重中之重。熟手工友培養不容易,骨干培養更不容易。為此,工區黨支部立下軍令狀——保證骨干人員一個都不流失。
但是,在復工時間不明朗的情況下,如何讓1000多名工友,尤其大多是80后、90后年輕農民工安心留在孤島上?工區黨支部從人心工程開展工作,“以心換心”,解決工友們的后顧之憂。
“一定要用心和工友交流,讓農民工們感受到大橋建設很需要他們。”說起當時的情景,Ⅲ工區一分區黨支部書記李杰感觸很深。讓工友實實在在體會到他們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價值,讓他們真真正正感受到工程項目對他們的重視和尊重,是人心工程成功筑起的關鍵。
當時停工的日子剛好遇上了2015年春節,作為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回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那個春節,雖然工友有機會回家團聚,但由于停工,錢包不比往年,他們心里五味雜陳。工區提前考慮這些問題,對回家過節的工友予以報銷往返路費,在停工的情況下,按時、足額發放工友工資。
在春節期間,工區配合總部對留守的工友進行春節慰問,發放節日慰問金、挑送年豬、節日加菜等,將關懷送到每一位一線工友心里。這讓工友們發自肺腑地舉起大拇指:“干了這么多工地,從未見過像港珠澳大橋這么好的項目。”
真誠實意的對待,讓工友們感受到了在這個工程項目的重要性,工區贏得了他們的信任。2015年春節過后,工友們如期回到沉管預制廠,為復工做好一切準備。
“沒有流失一名骨干,人心齊、泰山移。”工區所有建設者對這個超級工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厲兵秣馬,保持狀態待復工
施工暫停了,但人不能閑下來,為了讓工友時刻在狀態,以便隨時投入復工生產,工區掀起了強身健體、技能比武、安全質量技術培訓等活動熱潮。
百日停工期間,沉管預制廠最先組織的集體活動是長跑活動。1000多號工友,排成兩條整齊的長隊向桂山鎮進發,一來一回近10公里,一場提升工友“戰斗力”的建設就在長跑中開始了。
停工的廠房熱火朝天,熱鬧非凡,鋼筋綁扎、混凝土振搗、布料機操作技能比武緊張激烈進行著。每一個技能比武現場都圍著一圈又一圈特殊的“觀眾”,他們都是“取經”的人,在觀看比賽選手的精湛操作,技術骨干在旁邊解說操作技巧。混凝土振搗比武現場,還沒等技術員出聲,資深振搗工友老皮邊比賽邊解說起來:“振搗三守則,一是快插慢拔,二是打棒要直,三是振搗60秒。60秒只是參考,實際情況是要等到混凝土表面無氣泡排出的時候才能拔出振動棒。”“取經”工友連忙用工區發的小筆記本記錄下老皮的介紹。這樣的實操培訓,讓工友參與進來,培訓效果比單純的會議PPT演示培訓好得多。
停工期間,工區持續組織開展班組安全教育、鋼筋施工、預埋件施工及質量控制等多項安全質量技術培訓。考慮到工友的職業發展,工區在農民工學校中開設鋼筋工職業技能認證培訓,專門從廣東職業訓練發展局請來講師為他們傳授技藝,培訓合格的工友能收到國家認可的技能證書。“這不僅提升了我們的技能,更好地做好這個工程,而且有了這個證書,我們也會成為這個行業香饃饃。”工友們對工區組織的培訓教育打心眼里喜歡。工區黨政工團齊心協力,凝聚了人心、穩定了人心、振奮了人心,讓牛頭島1000多名建設者對島隧工程的未來充滿自信。
2015年3月26日凌晨,13海里外傳來了“E15沉管成功對接”這一令全體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振奮的消息,沉管預制廠里也是一片歡呼。隨后,世界最大的沉管預制廠傳出了島隧獨有的“施工交響曲”,1000多名建設者,在那美妙而激動的旋律中,悠然起舞。(郭霜霜 葉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