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姐,外加劑又抽不出來了?怎么辦?”晚上8點了,溫州甌江北口大橋拌合站打來的電話不斷。每遇到這種情況,被同事們稱為“夏姐”的夏壽蘭都會盡力以最快速度解決突發事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是管拌合站的。
其實她在物資部負責材料管理,主要是管理石子和外加劑。這種晚上兩三點打電話處理工作的事情經常發生,對她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了。
夏姐是北口大橋的物資部主管,年近50歲。早年由于家里經濟條件有限,她剛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做過模具工,做過車床,在工廠里干過各種辛苦活。2009年,她來了二航局項目工地,那時候面對工地上的各種新事物她基本上是一片莫讓,她就從給材料過磅開始做起,每天坐在磅房里,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材料過磅,她都堅守在那里,拿筆記下每車材料用量。
看到其他人可以用電腦做賬,她心里很著急,只怪自己文化太淺,連QQ都沒有,哪還會做賬。她不甘心,找人幫她申請QQ賬號。為了學會打字,她有空就找人聊天,開始是在手機上,后來在電腦上,慢慢地學會制表格,做賬。
溫州甌江北口大橋錨碇封底15萬混凝土,連續澆筑了28天,每次運送混凝土車最多有50來輛,排成一條長龍。她連續28天站在每一個罐車旁,檢查收取罐車往返數量的憑證。她嬌小的身影在罐車旁跑前跑后,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差不多一個月的封底澆筑完成,她負責的賬目滴差無誤,賬目清楚,一目了然。
每天早上,她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拌和站檢查沙石等材料的庫存量,預估下次澆筑混凝土所需要的材料,確保每次混凝土澆筑的材料用量。接著再去試驗室核對混凝土方量,再在電腦上做帳,及時更新材料用量臺賬,真正做到了賬目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在北口大橋的工作中,她還多次受到項目領導表揚。
歲月不是無情客,經過在北口大橋項目三年努力,而今她已提升為物資主管。這跟她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積極進取是分不開的,也真正展現了一個新時代女性的風采。(徐承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