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紅色安全帽,手持一把卷尺,雙目注視著鋼筋……在南中高速項目的鋼筋加工場里,經常可以見到一個女孩的身影,她總是認真地測量著什么,總是不厭其煩地向工人們提醒著鋼筋加工的標準規格。大伙親切地稱她為“小鄭”。
金秋送爽,工地倍忙。9月是全國第45個質量月,也是“小鄭”接觸質量管理工作的第3個月。她叫鄭淇元,2022年畢業后加入了公司新員工隊伍之中,也是公司為數不多的從事質檢工作的女員工。
剛到項目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經幾位領導商量后決定將鋼筋加工場的施工與質量管理工作交給小鄭負責。鋼筋加工場各類鋼筋材料的質量,關系到前場能否打造出高品質構件,可謂是施工質量的重要源頭之一。對于剛畢業經驗不足且一下就擔起了質量管理工作的小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俗話說得好,壓力就是動力。小鄭收拾好裝備,帶上她的卷尺、圖紙、白板筆、中性筆、手套等,即刻出發。剛開始負責鋼筋場的管理工作,部分作業隊伍管理人員還想著忽悠新員工不了解質量管理要點,可小鄭心里卻是有著一桿秤的。鋼筋骨架外側每周應設置保護層墊塊的數量要求,鋼筋各結構尺寸的允許偏差,鋼筋搭接長度、焊縫長度的要求,絲頭加工質量的要求等,在小鄭的心里明鏡兒似的。
作業隊伍管理人員及工人嘴里時常“抱怨”:“美女,要求太高了,稍微松一點兒嘛。”可在小鄭看來,在質量上的要求可是一點都不敢松懈,嚴要求,才能成就高品質。
項目部堅持開展質量班前會,要求質檢人員明確施工各項工序的質量控制要求,持續強化對現場的掌控力度,嚴格執行“三檢制”制度。小鄭仔細揣摩項目部的要求,一遍遍記下要點,并在每天的巡檢中嚴格把控鋼筋場各項加工質量,將質量控制要點、加工精度要求傳遞到了作業隊伍管理人員、班組長、各工點工人的耳中和心中。
在施工規范中,要求鋼筋加工偏差為正負10毫米,而在鋼筋半成品加工中,要求將誤差控制在正負5毫米內,這樣才更有利于提高成品保護層檢測的合格率。小鄭按照這些標準要求嚴格監督檢查,對現場的質量管控一絲不茍,有效減少了質量問題發生。
管理鋼筋加工場已經一月有余,小鄭經過總結與反思,認識到自身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對質量的把控還不夠細致全面,在過程把控中和工序驗收時仍有遺漏部分。她覺得,面對突然出現的問題,還沒有辦法很好地、獨立地去解決,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向師傅、老員工們請教施工經驗、質量控制標準及要點,保持主動學習,多探索、多積累、多總結,并學以致用。
小鄭說:“當下的工作不僅是機遇也是挑戰,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將把每一次挑戰轉化為最好的機遇,在點滴積累和不斷磨礪中不斷成長,逐步提升,與項目同事們一道凝聚打造品質工程的合力。”(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