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必須撤離!C棟與鋼筋場離得太近了,臺風如果登陸,C棟職工的生命安全根本無法保證!必須撤離!”安全部長楊雙在防臺布置會上率先提出自己的想法。
記得在今年8月底,據氣象部門研判2022年9號臺風“馬鞍”將于8月24日晚至25日白天登陸廣東。為應對“馬鞍”對項目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保障項目員工生命財產安全,8月24日上午8時,二航局南中高速項目緊急召開防臺布置會,著手開展人員撤離和應急物資籌備等工作。
統計人數、準備物資、對接撤離安置點……會議結束后,各部門緊鑼密鼓忙活起來。綜合部每小時對臺風路線進行播報,準備防疫應急物資;安全部第一時間統計撤離人員名單,對接應急避難場所;設備部前往施工現場,對龍門吊等大型設備防風加固;項目青年志愿者們也熱情投入到防臺應急撤離工作中。
如何確保本次應急撤離的200人不落一個,且所有人員晚上21點前安全抵達臨時撤離安置點—三民小學,是本次撤離的主要難題。
18時,撤離工作正式開展。楊雙早已帶領部分志愿者提前到達三民小學,為各隊伍劃分避難區域,對安置場地進行檢查。面對即將登陸的臺風,項目部力求為工人們筑起防風抗災的“銅墻鐵壁”。
“駱帝興、羊金榮,你們倆對著撤離名單,來一個登記一個,不要落下任何一名工人。”
“陳揚、李金龍,負責給工人發放口罩,吳昌鵬你去給工人測量體溫,任何時候都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楊雙作為本次撤離工作的負責人,將每名志愿者明確分工,確保撤離工作有條不紊。
“這都過了一個小時了,怎么只來了這么一點工人?” 19時,駱帝興對著撤離名單上已登記的幾十名工人,疑惑地問道。此時,一支工人隊伍迎面走來:“楊大哥,俺們不想給項目部添麻煩,待會兒就自己出去找酒店住,現在特地過來告訴你一聲哩!”
撤離人員中到底有多少人來,多少人不來?兩百號人里又有多少人自己出去?。棵鎸碗s情況,楊雙當機立斷,立刻安排人員對工人生活區進行排查,確保所有房間全部清空,同時通知各隊伍負責人自行撤離人員統計報備人員名單,以明確所有撤離人員動向。
21時,撤離工作接近尾聲,楊雙與各志愿者一起為安置點工人發放泡面、牛奶、八寶粥、礦泉水等物資,并建立撤離人員微信群,以便第一時間掌握他們的生活情況。
22時,撤離工作全部完成,楊雙和志愿者們乘車返回項目部。叮咚——一條微信群消息突然彈出:“楊大哥,這次工人們走得匆忙,忘記帶紙了,請問你們那兒有沒有啊?”
“有,馬上給你們送過來。”23時,楊雙又駕車行駛在前往臨時安置點的路上……
次日清晨,臺風“馬鞍”往西北方向移動,對項目并未產生太大影響。25日上午10時,“經過排查,項目生活區未發現房屋受損,人員陸續返回。”楊雙正在匯報防臺工作最新進展。項目部又開始緊張地開展臺風后復工安全檢查,消除潛在安全隱患,讓現場施工盡快回到正軌。
“楊部長,看來你是白忙活了一場嘞!”一名作業班組長說。“你這話什么意思?生命安全無小事,萬一出事了誰來負責?無論如何,昨天都應該撤離,必須撤離!這是有準備的預防,付出了不會白費!”楊雙反駁道。(陳揚 楊雙)